大赦后一日出京城闻崇庆王太守子启自和州屯所携其佳儿南归喜而有作

· 刘崧
故人旧谪和阳戍,五月初闻罢种田。 谁使南山歌石烂,天教合浦得珠还。 荣华过眼青云后,事业伤心白发前。 我亦南归寻旧约,正须美酒送流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hè):免除和减轻刑罚。
  • (zhé):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
  • (shù):军队防守。
  • 石烂:海枯石烂,喻历时久远,这里表示情谊深厚。
  • 合浦得珠: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

翻译

老朋友之前被贬到和阳戍守,五月初听闻他不再种田了(意即不再从事农耕劳作,可能恢复了原来的职位或有了其他安排)。 是谁让南山的歌声如石烂般长久,老天让他如同合浦珠还一样得以归来。 荣华富贵在看过世事如青云般变幻后,事业上的伤心事都出现在白发之前。 我也即将南归去践行旧时的约定,正需要美酒来送走这流逝的岁月。

赏析

这首诗以朋友的经历为线索,表达了对朋友归来的欣喜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的开头叙述了朋友被贬戍守后不再种田的消息,传达出一种解脱和希望。“谁使南山歌石烂,天教合浦得珠还”两句,运用典故,形象地表达了朋友得以归来的幸运和美好。接下来,诗人感慨荣华易逝,事业多艰,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南归的愿望和以美酒送流年的豁达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用典恰当,既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