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宴南溪萧氏追忆旧游有怀自成唐兄时以事留滁阳未回
萧家塘上看明月,犹记风光十载前。
长笛夜从山上起,明河晓向座间悬。
重来踪迹伤槎梗,老去情怀怕酒船。
却忆故人京国去,凭高何处望婵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槎梗(chá gěng):树杈子。比喻漂泊不定。
- 婵娟(chán juān):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翻译
在萧家塘上观赏明月,还能记得十年前的风光景致。 夜晚长笛的声音从山上响起,清晨银河仿佛就悬在座席间。 如今再次来到这里,踪迹如同漂泊的树杈般令人感伤,年老后情怀已不再如从前,甚至有些害怕面对那载酒的船只。 却又想起老友前往京城离开了,我登高远望,在何处能够望见那明月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八月十五日夜宴南溪萧氏时,追忆旧游并怀念友人所作。诗的首联通过回忆十年前在萧家塘看明月的情景,引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颔联描绘了长笛夜响和银河晓悬的景象,富有意境。颈联则表达了诗人重来此地时的感慨,感到自己的踪迹漂泊不定,同时年岁渐长,情怀也有所变化,对酒船都产生了一丝畏惧。尾联转而思念前往京城的故人,登高远望,却不知在何处能望见明月,也暗含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