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萧子所同游韵

· 刘崧
石上荆茅坐可班,也知仙境胜人寰。 风开橡栗寒初落,月款柴扉夜不关。 老去渐惊容鬓变,秋来长爱水云閒。 凭君缓饮西华酒,不放联歌踏月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荆茅(jīng máo):荆树和茅草。
  • 人寰(rén huán):人间,人世。
  • 橡栗(xiàng lì):栎树的果实,因形似栗,故名。
  • :缓慢地。
  • 柴扉(chái fēi):柴门。
  • 容鬓:容貌和鬓发。
  • :同“闲”。
  • 西华酒:美酒名。

翻译

坐在石头上,周围的荆树和茅草多到可以依次排列,也知晓这仙境胜过人间。风把橡栗吹开,寒意初次降临,月亮照着柴门,夜晚也不用关闭。年纪渐长,渐渐惊叹容颜和鬓发的变化,秋来之时,总是喜爱水云间的悠闲。请你慢慢地饮着西华美酒,不要停止联歌,踏着月光回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而美妙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仙境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诗的首联通过描绘石上的荆茅,表达出此地如同仙境,胜过人世的感受。颔联描写了秋风吹落橡栗的景象和夜晚柴门不关的宁静,烘托出一种清幽的氛围。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容颜变化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秋来水云间悠闲生活的热爱。尾联邀请友人一同慢饮美酒,尽情联歌,踏月而归,展现出一种惬意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闲适的美感。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