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灵隐蒲庵长寄二律

· 刘崧
华发飘萧六十年,閒居鱼鸟亦仙仙。 开园未种千头橘,入洞初寻九眼泉。 幸可自酬沽酒价,喜无人送买山钱。 何时乘月过灵隐,同泛秋风鉴曲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发:花白的头发。(华,读音:huá)
  • 飘萧:飘动,摇曳的样子。
  • 仙仙:形容轻松自在。
  • 千头橘:形容种植柑橘的规模很大。
  • 九眼泉:灵隐山的一处泉水。
  • :实现,达到。
  • 沽酒价:买酒的钱。
  • 买山钱:指退隐之资。

翻译

我已头发花白,在这六十年的时光里,过着闲适的生活,与鱼鸟为伴,也颇为自在逍遥。 开辟园子却没有种植大规模的柑橘,进入山洞起初是为了寻找那九眼泉。 庆幸的是自己能够挣到买酒的钱,可以自我满足,也高兴没有人送来用于退隐的钱财。 不知何时能趁着月色到灵隐寺去,一同在秋风中泛舟于那弯曲的河道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刘崧对自己晚年生活的一种描述和感慨。诗中,诗人以一种平和、闲适的心态看待自己的生活。首联通过“华发飘萧六十年”交代了自己的年龄和历经的岁月,“閒居鱼鸟亦仙仙”则表现出他在闲适生活中的自在心境。颔联描述了他在园中的活动和对山洞泉水的探寻,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颈联“幸可自酬沽酒价,喜无人送买山钱”,表达了诗人对自给自足生活的满足和对退隐生活的态度,他不追求过多的物质财富,只求内心的宁静和自在。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希望能在月色下前往灵隐寺,与友人一同泛舟,享受美好的时光。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质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