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闻三首

· 刘崧
近闻河上卒,掘地未通流。 何以酬饥渴,终然起怨雠。 干戈应满地,畚锸漫成丘。 禹迹谁能复,悠悠远大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上卒:在河边服役的士兵。
  • 通流:疏通水流。
  • :满足。
  • :(kě)口干想喝水。
  • :(jī)饿。
  • 终然:终究,最终。
  • 怨雠:(chóu)仇恨,冤仇。
  • 干戈:泛指武器,这里指战争。
  • 畚锸:(běn chā)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畚,盛土器;锸,起土器。

翻译

最近听说河边的士兵们,挖掘土地却未能疏通河道。拿什么来满足他们的饥渴呢,最终竟然引发了怨恨和仇恨。战争应该遍布各地,挖土的工具随意堆积得像山丘一样。谁能够恢复大禹治水的功绩呢,这是一个遥远而宏大的谋略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景象。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河上卒挖掘土地却未能通流的情况,暗示了工作的艰难和无果。接下来两句,揭示了士兵们的困境以及由此引发的不满和怨恨。“干戈应满地”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广泛和频繁,而“畚锸漫成丘”则进一步强调了劳动的荒废和无序。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怀念,表达了对当下混乱局面的忧虑和对恢复和平与秩序的渴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沉的历史感。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