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栟榈(bīng lǘ):棕榈树。
翻译
过去赵郑等人,在高岩之中联句作诗。 深夜吹灭灯火坐在那里,露水清冷,栟榈树在风中摇曳。 分别之后山中月色依然洁白,再次相见时已是仙桃花红的时节。 无奈那些奔走在外的人,总是轻易地就各自奔向西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往昔与友人相聚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再次分别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回忆了过去与赵郑等人在高岩中联句的情景,展现出当时的文雅之趣。“吹灯坐深夜,露冷栟榈风”描绘了深夜的清冷氛围,增添了一种幽静的感觉。“一别山月白,再见仙桃红”通过山月依旧洁白和仙桃花开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重逢的期待。最后两句“奈何行役者,容易各西东”,则抒发了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幽,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净妙寺读李少鸿所书山门记过东院看百结花其枝皆纽结之而香气大异感赋二绝 》 —— [ 明 ] 刘崧
- 《 三月十四日渡海将北归 》 —— [ 明 ] 刘崧
- 《 题帖德裕江亭秋思图 》 —— [ 明 ] 刘崧
- 《 早春寄谭若骥时寓居桐林 》 —— [ 明 ] 刘崧
- 《 题散兰图花叶狼藉若采而弃之者有松枝竹叶杂之盖戏墨也进士刘仲炯以示余因为赋此 》 —— [ 明 ] 刘崧
- 《 寄范实夫主廪赣先贤书院三首 》 —— [ 明 ] 刘崧
- 《 十五夜赋 》 —— [ 明 ] 刘崧
- 《 访廉泉亭拜赵清献苏文忠胡忠简三先贤遗像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