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 辛酉九日

· 刘炳
写长空一雁,又景物、是重阳。甚雨暗东篱,数枝青蕊,未放秋香。支筇倦登高处,掩柴门衰柳映横塘。日暮江声滚滚,西风鬓影苍苍。 当年歌舞翠红乡。一曲杜韦娘。曾击碎珊瑚,玉人扶醉,银烛成行。回头已成陈迹,早归来茅屋石田荒。谩把清樽遣兴,都非少日疏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qióng):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子,可以做手杖。
  • 支筇:拄着竹杖。

翻译

天空中飞过一只大雁,又到了重阳佳节,景物依旧。雨使得东篱变得昏暗,几枝菊花的青色花蕊,还未散发秋香。我拄着竹杖疲倦地登上高处,关上柴门,衰败的柳树映照着横塘。日暮时分,江涛声滚滚传来,西风吹拂,我的鬓发已变得苍白。 想当年在歌舞繁华之地,唱着一曲《杜韦娘》。曾经击碎珊瑚,美人扶着我醉酒,银烛排列成行。回头看那些都已成为过往遗迹,早早归来却发现茅屋旁的田地已经荒芜。徒然地举起酒杯以遣怀助兴,但都不再是年少时的疏狂模样了。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重阳佳节的景物和回忆过去的繁华,表达了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词人内心的沧桑和无奈。上阕描绘了重阳时节的暗淡景色,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下阕回忆往昔的歌舞繁华,与如今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更加深了这种感慨。整首词意境苍凉,情感深沉,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展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刘炳

元明间江西鄱阳人,字彦炳。元顺帝至正中,从军于浙。元末诣朱元璋,献书言事。平江西,授中书典签。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旋以病告归,年六十九卒。工诗,有《春雨轩集》。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