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黄氏竹所

· 刘崧
闻说山人种竹多,秋风萧飒意如何。 浮云不尽夏西谷,落日遥连淇上波。 起舞蛟龙金错落,飞来丹凤锦婆娑。 何时白日清江路,乞与渔竿理钓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飒(xiāo sà):形容风吹动树木的声音,这里指秋风声。
  • 淇(qí):淇水,河名。

翻译

听说山里人种的竹子很多,秋风吹过,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飘动的云彩在夏日西谷上空没有尽头,落日的余晖远远地连接着淇水上的波光。 风中起舞的竹子像蛟龙身上的金鳞错落有致,飞来的禽鸟如同丹凤般羽毛华丽、姿态婆娑。 什么时候才能在白日的清江路上,请求赐予我一根鱼竿,整理好钓蓑去钓鱼呢?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黄氏的竹所展开,通过描绘秋日竹所的景色以及诗人对在那里悠然垂钓的向往,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诗的首联以询问的方式,引出对黄氏竹所的想象,秋风与竹子的搭配,给人一种清冷但又富有诗意的感觉。颔联通过描写浮云和落日,展现出天空和淇水的美景,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颈联将竹子比作蛟龙,将飞来的禽鸟比作丹凤,形象地表现了竹子的壮美和鸟的灵动,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在清江路上垂钓的渴望,体现了他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用富有想象力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之美和宁静氛围的场景。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