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祠前古松

· 刘崧
偃蹇何年种,青苍暮色酣。 半身犹直上,全势欲倾南。 古壁龙鳞合,空巢鹤影参。 岁寒终见尔,霜雪老能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偃蹇(yǎn jiǎn):高耸的样子。
  • :这里指浓郁。
  • :这里指交错。

翻译

不知是在何年种下了这棵高耸的古松,在青苍的暮色中显得格外浓郁。它的上半身依然笔直地挺立着,整体的态势却似乎要向南倾倒。古老的树干上树皮像是龙鳞般紧密相合,空荡荡的树枝间有仙鹤的影子交错其中。在岁寒之时,最终能见到它,即便霜雪重重,它也能够承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岳祠前的古松。诗的首联通过“偃蹇”和“青苍暮色酣”,展现了古松的高大挺拔和在暮色中的独特韵味。颔联“半身犹直上,全势欲倾南”,生动地刻画了古松的姿态,既有挺直的部分,又给人一种欲向南倾倒的动态感。颈联“古壁龙鳞合,空巢鹤影参”,则从树干的纹理和树枝间的景象进一步描绘古松的古老与神秘。尾联“岁寒终见尔,霜雪老能堪”,赞美了古松的坚韧,能在严寒霜雪中顽强生存。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赋予了古松以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表达了诗人对古松的赞美之情。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