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

· 刘崧
社日那无酒,时危不见春。 闭门防过卒,烧纸赛田神。 已叹耕锄废,终伤杀掠频。 鸡豚久萧索,未敢怨风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社日: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 时危:当时局势危急。
  • 过卒:巡逻的士兵。
  • 烧纸:焚烧纸钱。
  • 赛田神:祭祀田神,祈求丰收。
  • (tún):小猪,泛指猪。

翻译

社日之时哪能没有酒呢,然而时势危急让人看不到春天的景象。关起门来防备巡逻的士兵,焚烧纸钱来祭祀田神。已经感叹耕田锄地之事被荒废,最终为频繁的杀戮和抢掠而悲伤。家中的鸡和猪长久以来都稀少,也不敢埋怨这动荡不安的世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社日这一传统节日时的社会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艰难。诗的首联通过“社日那无酒”与“时危不见春”的对比,表现出人们在节日中本该有的欢乐与现实中局势危急的反差。颔联描述了人们闭门防兵、烧纸祭神的行为,体现出他们对安全的渴望和对丰收的祈愿。颈联表达了对农业生产荒废和杀戮抢掠频繁的哀叹。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人民生活的困苦,连鸡豚都变得稀少,却也不敢埋怨这乱世。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悲凉,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对时局的忧虑。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