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漫成
白昼沉簿领,不暇拈诗书。
爱兹冬夜永,一编聊卷舒。
孤灯闪青焰,细字迷鲁鱼。
揩眼徒自苦,掩卷一长吁。
幼学不知要,涉猎事文辞。
去道日以远,古人安可期。
驱驰二纪来,五十知昨非。
勤事乃吾职,读书固其馀。
尝闻仕优学,糟粕非所须。
不如静中悟,默坐松窗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簿(bù)领:谓官府记事的簿册或文书。
- 拈(niān):用手指拿东西。
- 鲁鱼:把“鲁”字和“鱼”字写得混淆不清,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 揩(kāi)眼:擦眼睛。
- 驱驰:奔走,效力。
- 纪:古时以十二年为一纪。
翻译
白天沉浸在官府的文书事务中,没有空闲去拿起诗书阅读。喜欢这冬夜漫长,拿出一卷书来随意展读。孤灯闪着青色的火焰,书上的细小文字让人有些分不清是否有误。擦了擦眼睛只是自己受苦,合上书卷长长地叹息一声。幼年时学习不知道关键要点,只是涉猎些诗文辞藻。这样离真正的道理越来越远,古人的境界怎能期望达到呢?奔走效力已经二十年来,五十岁时才明白过去的错误。努力做事是我的职责,读书本就是我工作之余的事。曾听说在仕途顺利时应该学习,但糟粕并不是我所需要的。不如在安静中领悟,默默坐在松窗之下,让心境空虚宁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读书和人生经历的感悟。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白天忙于公务,无暇读书的情景。接着,诗人在冬夜中读书,却因灯光昏暗和文字的模糊而感到困扰,体现了读书的不易。然后,诗人反思自己幼年学习的不足之处,以及过去在追求学问过程中的弯路,直到五十岁才有所领悟。最后,诗人提出在仕途忙碌时应注重真正的学问,摒弃糟粕,通过静心领悟来提高自己。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读书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