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彭伯圻由武溪寄示

· 刘崧
惆怅溪南寄短吟,春光还共客愁深。 孤舟人去江浮雨,二月莺啼花满林。 载酒已怜行处远,驾车犹拟梦中寻。 越王台下东流水,不尽当时送别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惆怅(chóu chàng):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武溪:河流名称,具体地点待考。
  • 短吟:短诗,这里指作者写给彭伯圻的诗。
  • 还共:仍然一起,一同。
  • 客愁:作客他乡的愁苦。
  • 越王台:古台名,历史上有多处越王台,具体所指需结合诗的背景判断。一般为纪念越王勾践而建,这里可能借指送别的地方。

翻译

我满怀惆怅地在溪南写下这首短诗寄给你,美好的春光依然和客居他乡的愁苦一同深深困扰着我。你乘的孤舟离去后,江面上飘起细雨,二月里黄莺啼叫,鲜花布满树林。带着酒前行,已感慨路途遥远,驾车前行,还想着在梦中寻找你的踪迹。越王台下的东流水,流淌不尽当时送你离开时的不舍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刘崧寄给彭伯圻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春光中却满怀客愁的心境,以及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思念。首联通过“惆怅”“短吟”“客愁深”等词语,奠定了全诗忧伤的基调。颔联以景衬情,“孤舟人去江浮雨”烘托出友人离去后的孤独和凄凉,“二月莺啼花满林”则以美好的春景反衬出诗人的愁苦。颈联通过“载酒”“驾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追寻之情。尾联以“越王台下东流水”象征诗人绵绵不断的送别之心,将情感推向高潮。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的感伤。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