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鹳巢松次萧先生韵

· 刘崧
江上乔松偃旧梢,春风喜见鹳来巢。 竦身已觉天门近,振羽时惊雪片抛。 营构能忘尘世累,择栖终托岁寒交。 清平气类推先兆,麟凤行看在薮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鹳(guàn):一种水鸟,羽毛灰白色或黑色,嘴长而直,形似白鹤。
  • 偃(yǎn):倒伏。
  • 竦(sǒng)身:耸身,纵身向上。
  • 岁寒交:比喻经得起考验的友谊或有坚贞节操的友人。

翻译

江岸上的高大松树,那陈旧的树梢有些倒伏,在春风中欣喜地看到鹳鸟来此筑巢。鹳鸟纵身向上,仿佛已经感觉天门临近,振翅时让人惊讶的是像雪片般的羽毛纷纷飘落。它们营造巢穴时能够忘却尘世的负累,选择栖息之地最终依托于经得起考验的友人。清平祥和的气象可推为吉祥的先兆,麒麟和凤凰将会出现在水泽和郊野。

赏析

这首诗以江边松树上鹳鸟筑巢为题材,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中通过对鹳鸟的描写,表现出它们的矫健和灵动,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的情感。“竦身已觉天门近,振羽时惊雪片抛”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鹳鸟的身姿和动作,富有画面感。最后两句则以麒麟和凤凰作比,预示着吉祥和美好的未来,表达了诗人对清平世界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寓意深刻,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