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草居
江干惬幽屏,草扉亦常关。
晚途断归人,虚市见寒山。
林木变冬候,繁绿忽已殷。
鸣鸟相因依,孤云时去还。
唐虞既云远,慨此时独艰。
四体岂不勤,我发日已斑。
翱游千载上,偃仰一室间。
乐咏古人诗,庶几无腼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干(gān):江边。
- 惬(qiè):满足,畅快。
- 幽屏:幽深的屏障,此处指宁静的环境。
- 扉(fēi):门。
- 虚市:空市。
- 殷(yīn):茂盛。
- 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这里代指上古的圣明之世。
- 慨(kǎi):感慨。
- 腼颜(tiǎn yán):惭愧。
翻译
在江边有一处让人心满意足的宁静之地,草屋的门也常常关闭着。 傍晚的路途上看不到归来的人,空旷的集市映照着寒冷的山峦。 树木随着冬季的到来而改变,繁多的绿叶忽然间变得茂盛起来。 鸟儿相互依靠鸣叫着,孤独的云彩时而飘走时而返回。 唐尧和虞舜的时代已然遥远,我感慨如今独自艰难。 我的四肢怎能说不勤劳呢,但我的头发却已斑白。 在千年前的历史中遨游,在这一间陋室里悠然自得。 快乐地吟咏着古人的诗作,希望自己能不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草屋的宁静景致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诗的前四句通过描写江边的环境和傍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林木变冬候,繁绿忽已殷”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生机。“鸣鸟相因依,孤云时去还”则以鸟和云为喻,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对自由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感慨唐尧虞舜的盛世已远去,而自己当下的生活充满艰难,体现了对时代的思考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尽管如此,诗人仍保持着积极的心态,通过遨游历史、吟咏古诗来寻求内心的慰藉和安宁。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守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