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草居

· 刘崧
江干惬幽屏,草扉亦常关。 晚途断归人,虚市见寒山。 林木变冬候,繁绿忽已殷。 鸣鸟相因依,孤云时去还。 唐虞既云远,慨此时独艰。 四体岂不勤,我发日已斑。 翱游千载上,偃仰一室间。 乐咏古人诗,庶几无腼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干(gān):江边。
  • (qiè):满足,畅快。
  • 幽屏:幽深的屏障,此处指宁静的环境。
  • (fēi):门。
  • 虚市:空市。
  • (yīn):茂盛。
  • 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这里代指上古的圣明之世。
  • (kǎi):感慨。
  • 腼颜(tiǎn yán):惭愧。

翻译

在江边有一处让人心满意足的宁静之地,草屋的门也常常关闭着。 傍晚的路途上看不到归来的人,空旷的集市映照着寒冷的山峦。 树木随着冬季的到来而改变,繁多的绿叶忽然间变得茂盛起来。 鸟儿相互依靠鸣叫着,孤独的云彩时而飘走时而返回。 唐尧和虞舜的时代已然遥远,我感慨如今独自艰难。 我的四肢怎能说不勤劳呢,但我的头发却已斑白。 在千年前的历史中遨游,在这一间陋室里悠然自得。 快乐地吟咏着古人的诗作,希望自己能不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草屋的宁静景致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诗的前四句通过描写江边的环境和傍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林木变冬候,繁绿忽已殷”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生机。“鸣鸟相因依,孤云时去还”则以鸟和云为喻,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对自由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感慨唐尧虞舜的盛世已远去,而自己当下的生活充满艰难,体现了对时代的思考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尽管如此,诗人仍保持着积极的心态,通过遨游历史、吟咏古诗来寻求内心的慰藉和安宁。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守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