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陈仲慈叔慈兄弟见讯

隐居清溪上,小结长林亭。 开窗望远岫,夜闻栖乌鸣。 行吟聊散发,临流濯长缨。 感物兴嗟叹,愁与病交并。 缠绵虚岁月,颜容瘁且零。 夙昔二三子,隔若参商星。 非君情谊笃,寄远难为情。 缱绻思良友,中怀涕泪零。 是用感明德,薄言申微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iù):山穴,山洞,也指峰峦。
  • (zhuó):洗。
  • :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 缱绻(qiǎn quǎn):形容情意缠绵,难舍难分。

翻译

我隐居在清澈的溪流之上,在长长的树林边建了一座小亭子。打开窗户远望山峦,夜晚能听到栖息的乌鸦鸣叫。一边行走一边吟诗,披散着头发,面对溪流清洗长长的帽带。触景生情不禁叹息,忧愁与疾病一同袭来。时光在缠绵中虚度,容颜憔悴且凋零。往昔的几个好友,如今分隔得如同参星和商星般遥远。若不是您情谊深厚,想要寄去远方的思念都难以表达。思念好友情意绵绵,心中满怀感慨,泪水滴落。因此感激您的美好品德,简短地表达我微小的诚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陈仲慈叔慈兄弟问候的回应。诗中描绘了作者隐居的环境和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容颜憔悴以及与好友分离的感慨。诗的开头,作者描述了自己隐居的地点和所建的亭子,展现了一种宁静的生活氛围。接着通过描写听到乌鸣、行吟散发、临流濯缨等场景,表现出作者的闲适与自在,但同时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后面提到与好友的分离,如参商星般遥远,凸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意境清幽,将作者的内心世界细腻地展现出来。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