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梅花图

· 郑真
我昔达蓬山下住,绕屋梅花千万树。 瀛洲仙子日相招,百折衣裙翻缟素。 近年为客淮上山,老来霜雪怜形颜。 要与花神同一笑,重重岩壑劳跻攀。 疏枝冷蕊孤檐下,妙手凭君写图画。 笔法宛如杨补之,笑向樽前索高价。 山中佳人白玉肌,岁寒问我何当归。 要把长琴作三弄,梦里魂随双鹤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达蓬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作者曾居住的地方。
  • 瀛洲:传说中的仙山,此处指仙境。
  • 缟素:白色的丝织品,此处形容衣裙的洁白。
  • 霜雪:比喻岁月的痕迹。
  • 跻攀:攀登。
  • 疏枝冷蕊:形容梅花的枝条稀疏,花蕊冷清。
  • 杨补之:可能是指杨凝式,唐代书法家,以笔法著称。
  • 三弄:指演奏三次,古琴曲有《梅花三弄》。
  • 双鹤:象征长寿和仙境。

翻译

我曾经住在达蓬山下,那里环绕着我的家是千万棵梅花树。仙境中的仙子们每天都邀请我,她们穿着百折的白色衣裙翩翩起舞。近年来我作为客人游历在淮河以北的山上,年老之后,霜雪般的岁月痕迹怜惜着我的容颜。我想要与花神一同欢笑,重重山壑虽然艰难,但我仍愿意攀登。在孤零零的屋檐下,梅花的疏枝冷蕊,有妙手之人凭借君子的画技将其绘成图画。他的笔法宛如杨补之那样精湛,笑着在酒樽前索要高价。山中的佳人肌肤如白玉,寒冬时节问我何时归来。我想要用长琴演奏《梅花三弄》,在梦中,我的灵魂随着双鹤飞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达蓬山下”的梅花和“瀛洲仙子”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如仙境般的美好场景,而“霜雪怜形颜”则透露出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感慨。后文通过“疏枝冷蕊”和“山中佳人”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