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重阳前一日行部永郡遇雨宿乌符观观白玉蟾驱蟒灵符及吕纯阳真笔诗

潇潇暮雨湿行装,托宿仙宫夜正长。 自有灵符驱毒蟒,至今灵气护虚堂。 常怀鹤背人如玉,未就丹砂鬓渐霜。 叹息登高无限意,天涯明日又重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辛亥: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节日,又称重九。
  • 永郡: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永州。
  • 乌符观:道观名。
  • 白玉蟾:道教中的神仙,传说能驱蟒。
  • 吕纯阳:即吕洞宾,道教八仙之一。
  • 潇潇:形容雨声。
  • 暮雨:傍晚时分的雨。
  • 行装:出行时携带的衣物和用品。
  • 仙宫:指道观,即乌符观。
  • 灵符:道教中具有神秘力量的符咒。
  • 毒蟒:有毒的大蛇。
  • 灵气:道教中指超自然的、神秘的力量。
  • 虚堂:空旷的殿堂。
  • 鹤背:传说中仙人常骑鹤,鹤背指仙人的坐骑。
  • 人如玉:形容人品高洁,如同美玉。
  • 丹砂:道教炼丹用的原料,也指炼丹术。
  • 鬓渐霜:鬓发逐渐变白,指年老。
  • 登高: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 无限意:无限的感慨和思绪。
  • 天涯:极远的地方。
  • 明日又重阳:指第二天就是重阳节。

翻译

傍晚时分,细雨潇潇,浸湿了我的行囊,我借宿在这座仙境般的道观中,夜色漫长。这里有着能驱赶毒蟒的神秘符咒,至今仍能感受到那股神秘的力量守护着空旷的殿堂。我时常怀念那些如玉般高洁的仙人,他们骑着鹤背,而我却未能炼成丹砂,鬓发已渐渐染上了霜白。我叹息着,心中充满了登高的无限感慨,而明天,又是远在天涯的重阳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前夜,因雨宿于道观的情景。诗中,“潇潇暮雨”与“托宿仙宫”共同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通过“灵符驱毒蟒”和“灵气护虚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道教神秘力量的向往和敬畏。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未能成仙的遗憾,同时也透露出对重阳节的感慨和对远方的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