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曾植斋先师墓

寒林萧飒锁愁烟,下马新阡忆往年。 天诔高悬金简字,山灵长护玉堂仙。 松间月冷眠孤鹤,谷口春残怨杜鹃。 更过闲斋拜遗像,绛纱琴瑟尚依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拜见。
  • 植斋:人名,可能是诗人的老师或尊敬的前辈。
  • 先师:对已故老师的尊称。
  • 萧飒(xiāo sà):形容风声或景物凄凉。
  • 新阡(xīn qiān):新修的墓道。
  • 天诔(tiān lěi):天子的诔文,这里指墓碑上的铭文。
  • 金简字:指用金字书写的铭文,表示尊贵。
  • 山灵:山神。
  • 玉堂仙:指墓主,比喻其为仙人。
  • 孤鹤:孤独的鹤,常用来象征高洁或孤独。
  • 谷口:山谷的出口。
  • 杜鹃:鸟名,其鸣声常被用来象征哀怨。
  • 绛纱:红色的纱帐,这里可能指老师的遗物或遗像前的装饰。
  • 琴瑟:古代的两种弦乐器,常用来比喻和谐。

翻译

寒林中风声凄凉,愁云笼罩,我下马来到新修的墓道,回忆往昔。 天子的诔文高高悬挂,金字铭文闪耀,山神长久守护着这位玉堂仙人。 松林间月光寒冷,一只孤独的鹤在睡眠,山谷口春天将尽,杜鹃鸟在哀怨。 再走过闲静的斋室,拜见遗像,红色的纱帐和琴瑟依旧如初。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已故老师的深切怀念和敬仰。诗中通过描绘寒林、愁云、孤鹤、杜鹃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庄重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老师的哀思与敬意。金简字、玉堂仙等词语的使用,体现了对老师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的赞美。结尾处的绛纱琴瑟,不仅是对老师生前环境的回忆,也象征着老师精神的永恒。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师长的深厚情感。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