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后一日刘觐国招酌署中三首

隐吏容疏放,馀闲且拍浮。 客筵罗海味,乡思绕龙舟。 令节过蒲酒,和风度麦秋。 相看同逆旅,休上仲宣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端阳: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
  • 刘觐国: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署中:官署之中,即政府机关内。
  • 隐吏:隐居的官员,指作者自己。
  • 拍浮:拍打水面,这里指轻松自在地生活。
  • 海味:海产品,指丰盛的食物。
  • 龙舟:端午节期间划龙舟的习俗。
  • 令节:佳节,这里指端午节。
  • 蒲酒:用蒲草浸泡的酒,端午节的传统饮品。
  • 和风:温和的风。
  • 麦秋:麦子成熟的季节,通常指农历五月。
  • 逆旅:旅店,这里比喻人生如旅途。
  • 仲宣楼:楼名,这里泛指高楼,也可能暗指离别之地。

翻译

我这个隐居的官员,生活还算宽松自在,闲暇之余还能拍打水面享受生活。客人的筵席上摆满了各种海味,我的思绪却飘向了家乡的龙舟赛。端午节已过,我们喝着蒲酒,享受着麦秋时节的和风。我们彼此相看,都像是旅途中的过客,就不要再登上那象征离别的仲宣楼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端午节后一天,被朋友刘觐国邀请到官署中聚餐的情景。诗中,作者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享受,以及对家乡端午节习俗的怀念。通过对比海味与龙舟,蒲酒与麦秋,作者巧妙地将自己的乡愁与节日的氛围结合在一起。最后,作者以“逆旅”和“仲宣楼”作结,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离别的回避,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向往自然与家乡的情感。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