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含社丈候左迁铨落凫都门投赠新诗赋答二首
同病相怜各惘然,齐盟一日孰先鞭。
积薪愧我官仍拙,投杼悲君客更迁。
醉向金门堪据地,狂来碣石浪谈天。
他年人泛秦淮月,远忆江州夜泊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沈伯含:人名,作者的朋友。
- 社丈:古代对年长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 候左迁:等待被贬官。
- 铨落凫:铨,指选拔官员;落凫,比喻失意。
- 都门:京城的城门,代指京城。
- 投赠新诗:赠送新写的诗。
- 赋答:以诗文回应。
- 惘然:失意的样子。
- 齐盟:共同结盟。
- 先鞭:先发制人。
- 积薪:比喻积累功绩。
- 投杼:比喻因误会而产生怀疑。
- 金门:指京城的门,也指朝廷。
- 碣石:地名,这里可能指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
- 浪谈天:空谈大道理。
- 秦淮月:秦淮河上的月亮,秦淮河是南京的一条著名河流。
- 江州夜泊船:江州,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夜泊船,夜晚停泊的船只。
翻译
我们都是同病相怜,各自感到失意惘然, 一日之间结成同盟,谁又能先发制人? 我为自己的官职仍显拙劣而感到愧疚, 你因误会而客居他乡,更添悲伤。 醉酒后在朝廷中也能据理力争, 狂放不羁时在碣石山也能空谈天下大事。 将来有人泛舟秦淮河,观赏月色, 会远远地怀念起江州夜晚停泊的船只。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与朋友沈伯含同病相怜的情感,以及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和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积薪”、“投杼”等,展现了作者对官场失意的无奈和对友人遭遇的深切同情。末句通过秦淮月和江州夜泊船的对比,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对过去的深切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