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愁坐

芳辰风物倍堪怜,艾叶榴花入眼鲜。 去国王孙空怅望,出郊芳草懒留连。 魂招湘水伤蘅杜,命续朱丝感岁年。 竟日愁来浑未破,高斋真觉酒无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芳辰:美好的时光。
  • 艾叶:端午节时挂在门上的植物,有驱邪之意。
  • 榴花:石榴花,常用来象征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 去国:离开故乡。
  • 王孙:贵族子弟,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
  • 怅望:因失望或思念而远望。
  • 出郊:到郊外去。
  • 芳草:指郊外的青草,也常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
  • 懒留连:不愿意长时间停留。
  • 魂招湘水:指屈原投湘水而死,后人常以此表达对屈原的怀念。
  • 蘅杜:蘅芜和杜若,都是香草,这里用来指代屈原。
  • 命续朱丝:指端午节时系在手腕上的五彩丝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感岁年:感慨时光的流逝。
  • 竟日:整天。
  • 愁来浑未破:忧愁一直未消散。
  • 高斋:高雅的书房或居所。
  • 酒无权:酒也无法消除忧愁。

翻译

美好的时光和风景更让人怜爱,艾叶和石榴花映入眼帘,鲜艳夺目。离开故乡的贵族子弟只能空自远望,到郊外去,面对青草却不愿意长时间停留。怀念屈原,投湘水而死,令人伤感,端午节系在手腕上的五彩丝线,感慨时光的流逝。整日忧愁未消,高雅的书房里,酒也无法消除我的忧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端午节时的景象,通过对艾叶、榴花的描绘,以及对屈原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离乡背井的深深忧愁。诗中“魂招湘水伤蘅杜”一句,既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也寄托了对故国的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节日和个人境遇的复杂感受。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