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复登华盖山

· 郑昂
野老忧时泪不干,海天低燕麦风寒。 秦关土蚀铜牙弩,汉殿月明金井阑。 共喜寇恂重借颍,自惭李愿未归盘。 江山如画人如玉,破帽空悲管幼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复:再次。
  • 华盖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野老:指山野中的老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
  • 燕麦风寒:形容风中带有寒意,燕麦可能指野草。
  • 秦关:指秦地的关隘,泛指边关。
  • 铜牙弩:古代的一种弩,铜牙指弩机的铜制部件。
  • 汉殿:汉朝的宫殿。
  • 金井阑:指宫殿中的井栏,金井形容其华丽。
  • 寇恂:东汉时期的著名将领。
  • 借颍:指寇恂曾借颍川之地以抗敌。
  • 李愿:唐代诗人,曾有诗表达归隐之愿。
  • 归盘:归隐的意思,盘可能指盘石,即隐居之地。
  • 管幼安:东汉时期的隐士,以清高著称。

翻译

再次登上华盖山,山野中的老人为国家忧虑,泪水未干,海天之间,燕麦在寒风中低垂。秦地的关隘上,土蚀的铜牙弩显得沧桑,汉朝的宫殿里,月光下的金井阑依旧明亮。共同庆幸寇恂再次借颍川之地以抗敌,自愧不如李愿那样归隐山林。江山如画,人物如玉,我却戴着破帽,空自悲叹像管幼安那样清高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登上华盖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野老忧时泪不干”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而“海天低燕麦风寒”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这种忧虑的氛围。后两句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郑昂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