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六月末伏立秋后五日广文邱鸣珂先生过访小园泛杯芳荪亭同用秋字

客来同调自相求,杯泛鸣泉共枕流。 小径藤萝经雨密,仙家鸡犬隔村幽。 暑残三伏仍逢闰,竹冷千竿早入秋。 惭愧行厨似香积,还输苜蓿在斋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闰六月:农历中为了调整阴阳历差异而增加的一个月。
  • 末伏: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在立秋后的十天。
  •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开始。
  • 广文:指学问广博的文人。
  • 邱鸣珂: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芳荪亭:亭子的名称。
  • 秋字:指诗中押韵的字,也可能是指诗的主题与秋季有关。
  • 同调:指志趣相投。
  • 鸣泉:流动的泉水声。
  • 枕流:靠近流水的地方休息。
  • 仙家:指隐居或超凡脱俗的地方。
  • 鸡犬:家禽和家畜,常用来形容乡村的宁静。
  • 香积:佛教中指僧人的厨房。
  • 苜蓿:一种植物,常用来喂养牲畜。
  • 斋头:指僧人的住处或斋戒的地方。

翻译

客人来访,志趣相投自然相求,我们共饮泉水,靠近流水的地方休息。小径上的藤萝经过雨水的滋润变得更加茂密,仙境般的乡村隔着村庄显得幽静。虽然仍是三伏天,但因为闰月,竹林已经透出秋意。惭愧我的厨房虽如僧人的厨房般简朴,但还是比不上僧人斋戒的地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立秋后五日,友人邱鸣珂来访的情景。诗中通过“小径藤萝”、“仙家鸡犬”等意象,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超脱。同时,通过“暑残三伏仍逢闰,竹冷千竿早入秋”表达了虽然时节仍是夏季,但秋意已悄然来临的感受。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自己的厨房与僧人的斋戒之地,表达了作者的谦逊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