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匡庐:即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 鄱湖:即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
- 禅心:佛教用语,指清净寂定的心境。
- 澹若无:平静得好像不存在。
- 问渡:询问渡口,这里指乘船。
- 五老:指庐山五老峰,是庐山著名的山峰之一。
- 白莲净社:指庐山白莲社,东晋时期慧远大师创建的佛教社团。
- 梵:梵音,指佛教的诵经声。
- 红杏仙家:指庐山上的道观或仙境。
- 趺坐:佛教徒的一种坐姿,即盘腿坐。
- 蔬笋:蔬菜和竹笋,这里指僧人的素食。
翻译
庐山的倒影映在鄱阳湖中,仿佛照见了禅师那平静得几乎不存在的心境。 刚在湖波上乘船问路,云雾缭绕的五老峰似乎已在呼唤。 白莲社的梵音已成空闻,红杏仙家的几株杏树也所剩无几。 唯有那位高庵中盘腿静坐的僧人,春天来临,他的蔬食和竹笋还未完全枯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色与佛教禅意相结合的意境。通过“匡庐镜影落鄱湖”的描绘,展现了庐山与鄱阳湖相映成趣的美景,同时“照见禅心澹若无”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禅宗的清净心境相联系。诗中“云间五老已相呼”等句,以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结尾“独有高庵趺坐者,春来蔬笋未全枯”则突出了僧人清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