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姚宗文律诗四首

· 郑真
高节多君慕子陵,怜予祇似出家僧。 床头相问频能去,灯下长怀可自胜。 嗜酒谁云赊即得,卖文独怪价难增。 客乡愿得身强健,要觅山中术与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陵:即严光,东汉隐士,字子陵,与汉光武帝刘秀有旧,不愿为官,隐居富春江。
  • :只,仅仅。
  • 出家僧:指出家修行的僧人。
  • 频能去:频繁地能够离开。
  • 长怀:长久地怀念。
  • 自胜:自我克制,自我战胜。
  • 嗜酒:喜欢饮酒。
  • :赊账,即先取物后付款。
  • 卖文:指出售自己的文学作品。
  • 价难增:价格难以提高。
  • 客乡:指在外地作客。
  • 强健:身体健康,强壮。
  • 术与芩:术(zhú)和芩(qín),均为中药名,术指白术,芩指黄芩,此处泛指药材。

翻译

你像仰慕子陵那样崇尚高洁,而我只像一个出家的僧人。 床头常相问,我频繁地离去,灯下长久地怀念,我难以自胜。 喜欢饮酒,谁说赊账就能得到,出售文章,却奇怪价格难以提高。 在异乡,但愿身体健康,希望能找到山中的药材来调理。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子陵”象征着高洁隐逸的生活理想,而“出家僧”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超脱和无奈。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后两句则通过“嗜酒”和“卖文”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