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理问

· 郑真
名家乔木稿城深,忠孝悠悠百世心。 盭绶正须传锦绣,虎符犹得认黄金。 谈经竹屋秋云合,听讼槐庭昼日阴。 忠献只今祠庙在,萧萧柏径许相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盭绶(lì shòu):古代系印纽的丝绳,多以颜色区分官阶。
  • 虎符:古代帝王授予臣下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初时以玉为之,后改用铜。
  • 忠献:指忠诚和奉献。

翻译

名门望族的根基深厚如乔木,忠孝之情悠悠流传百世。 官印的丝带正需传承华美的锦绣,虎符依然可以辨认出黄金的光辉。 在竹屋中谈论经典,秋云聚集,听讼于槐树下的庭院,白昼里阴凉宜人。 忠诚与奉献的精神至今在祠庙中被纪念,萧萧的柏树小径,欢迎人们前来寻访。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名门望族的深厚根基和忠孝精神的长久传承。诗中通过“乔木”、“锦绣”、“虎符”等意象,展现了家族的荣耀与历史的厚重。后两句描绘了学者在竹屋中谈论经书的场景,以及在槐树庭院中听讼的宁静,体现了对学问和正义的追求。结尾提到忠献的祠庙和柏树小径,表达了对忠诚与奉献精神的崇敬和追寻。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