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廷采

· 郑真
西风槎上儗张骞,留得南行第一编。 共叹栖鸾空棘枳,却怜化鹤渺云烟。 江湖泪洒丹旌湿,广海魂归画翣悬。 慈母九原如不识,遗容须忆画中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nǐ):模仿,比拟。
  • 张骞:西汉时期的著名探险家,曾出使西域。
  • 棘枳(jí zhǐ):指荆棘和枳树,比喻困境。
  • 化鹤:传说中仙人化作鹤飞升。
  • 丹旌:红色的旗帜,常用于丧事。
  • 画翣(huà shà):古代出殡时用的一种画有图案的棺饰。
  • 慈母九原:指已故的母亲在九泉之下。
  • 遗容:遗留下来的容貌。

翻译

在西风中,我模仿张骞乘槎远行,只留下了南行的第一部编著。 大家都感叹,如凤凰般的才华被困在荆棘之中,却只能想象他化作仙鹤飞入云烟。 江湖上的泪水打湿了红色的丧旗,广海之魂归来,画翣悬挂。 如果慈母在九泉之下已不认识我,那么她的容颜只能从画中回忆了。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王廷采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才华未能得到施展的遗憾。诗中通过“西风槎上儗张骞”和“留得南行第一编”展现了友人的远大志向和留下的文学遗产。后文通过“栖鸾空棘枳”和“化鹤渺云烟”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命运的坎坷和理想的遥远。最后,诗人以对母亲的思念作为结尾,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表达了对逝去亲人和友人的无尽哀思。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