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复阎至明

· 郑真
风外游丝着面轻,困人天气半阴晴。 董生早受春秋学,许劭新推月旦评。 阊阖日高天宇阔,蓬莱山近水云明。 看花看柳青春好,莫负东君万古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外游丝:指飘荡在空中的细丝状物,如蛛丝、柳絮等。
  • 困人天气:使人感到懒散、无力的天气。
  • 董生:指董仲舒,西汉著名儒家学者,曾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春秋学:指研究《春秋》的学问,《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
  • 许劭:东汉末年著名评论家,以公正著称。
  • 月旦评:每月初一的评论,许劭曾主持“月旦评”,对人物进行评价。
  • 阊阖:神话中的天门,这里指天空。
  • 蓬莱山:神话中的仙山,常用来比喻遥远或理想的地方。
  • 东君:指春神,也泛指春天。

翻译

风中的游丝轻轻拂面,这困人的天气半阴半晴。董仲舒早早地研究了《春秋》,许劭新近又推出了月旦评。天空高远,阳光照耀,蓬莱山似乎近在咫尺,水云间显得格外明亮。在这美好的青春时光里,看花赏柳,不要辜负了东君那万古不变的情感。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日景象为背景,通过对风、天气、学问、评论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中“风外游丝着面轻”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轻盈与飘逸。后文通过对董仲舒和许劭的提及,巧妙地融入了对学问和评论的赞美。结尾处“看花看柳青春好,莫负东君万古情”则深情地表达了对青春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春神东君的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春天和青春的热爱与赞美。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