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汉家:汉朝,这里指中国。
- 受降城:古代为接受敌军投降而建的城池。
- 塞外:边塞之外,指边疆地区。
- 烽烟: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战事。
- 胡虏:古代对北方民族的蔑称。
- 屯戍:驻守边疆。
- 陇头:陇山之巅,泛指边疆地区。
- 秋月:秋天的月亮。
翻译
汉朝初建受降城,边塞外的烽火望去已平息。胡虏已经归顺,驻守边疆的士兵减少,陇山之巅的秋月照耀着人们,显得格外明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汉朝初建受降城后的边疆景象。通过“塞外烽烟入望平”和“胡虏已归屯戍减”两句,表达了战事平息、边疆安宁的景象。最后一句“陇头秋月向人明”则以秋月之明,象征边疆的宁静与和平,同时也展现了边疆夜晚的美丽景色,给人以宁静和慰藉之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边疆安宁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