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罗舜言

· 郑真
闻君缧绁不归来,猿鹤声传夜壑哀。 自信书生无死罪,谁知狱吏陷多才。 弹歌有剑尘藏匣,展卷无灯月上台。 谩道府君灵庙在,枉教嗣续罹凶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缧绁(léi xiè):古代用来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指被囚禁。
  • 猿鹤声:指山林中的猿猴和鹤的叫声,常用来形容荒凉或凄凉的景象。
  • 夜壑:深邃的夜谷。
  • 狱吏:监狱的看守。
  • 弹歌:弹奏乐器唱歌。
  • 尘藏匣:指剑被尘封,未被使用。
  • 展卷:打开书卷,指读书。
  • 月上台:月亮升到高处。
  • 谩道:空谈,无实际意义的言辞。
  • 府君:对地方官的尊称。
  • 嗣续:后代,子孙。
  • 罹凶灾:遭受不幸或灾难。

翻译

听说你被囚禁未能归来,山林中的猿鹤之声在深夜的深谷中回荡,显得格外凄凉。 你自信书生不会有死罪,却不知狱吏如何陷害了你的才华。 你虽有剑,却只能尘封在匣中,无法弹奏歌唱;你虽有书,却因无灯而无法阅读,只有月光照亮书卷。 空谈府君的灵庙尚在,却让你的后代遭受了不幸的灾难。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罗舜言不幸遭遇的深切哀悼和同情。诗中,“缧绁”、“猿鹤声”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罗舜言被囚禁的悲惨境遇,而“狱吏陷多才”则揭示了社会黑暗和人才被埋没的现实。后两句通过对剑和书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对罗舜言才华被埋没的惋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