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圣人:这里指皇帝。
-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大臣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的地方,也代指朝廷。
- 君子:这里指品德高尚的人,即王淑明和何充符。
- 南冠:古代南方楚国人戴的帽子,后泛指囚犯。
- 骥病: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遇不幸而意志消沉。
- 途穷:比喻处境困窘。
- 一官:指官职,这里可能指王淑明和何充符因官职而受牵连。
- 忧时:忧国忧时。
- 双鬓白:形容因忧虑而头发变白。
- 恋主:忠诚于君主。
- 寸心丹:比喻忠诚的心。
- 万国:指全国各地。
- 涂炭:比喻极端困苦的境地。
- 行路难:比喻世道艰难。
翻译
皇帝在北阙之上,君子却叹息着成为囚犯。 有才能的人因遭遇不幸而意志消沉,思念着远方的千里之外, 处境困窘,因官职而受牵连,心中充满了遗憾。 忧国忧时,双鬓已因忧虑而变白, 忠诚于君主的心,却如丹砂一般坚定不移。 全国各地都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谁不是在艰难的世道中行走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同年王淑明和何充符因忤逆税监而被逮捕的同情与忧虑。诗中,“圣人临北阙,君子叹南冠”描绘了皇帝与囚犯之间的对比,突出了君子不幸的遭遇。后句通过“骥病思千里”和“途穷恨一官”进一步抒发了对有才能者遭遇困境的同情。诗的结尾“万国皆涂炭,谁非行路难”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困境,表达了对世道艰难的深刻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邓云霄的其他作品
- 《 和李自得题咏小园上下平韵三十首一东 》 —— [ 明 ] 邓云霄
- 《 枯庵歌送匡云上人还庐山 》 —— [ 明 ] 邓云霄
- 《 湘江清十首 其六 》 —— [ 明 ] 邓云霄
- 《 游华山诗十二首 》 —— [ 明 ] 邓云霄
- 《 夏日米君梦吴翁晋载酒过斋头席上同赋二首 》 —— [ 明 ] 邓云霄
- 《 鸣琴行送樊孟泰令广昌 》 —— [ 明 ] 邓云霄
- 《 遍题朱惟四增置诸胜十二首仙源 》 —— [ 明 ] 邓云霄
- 《 七夕前一日欧羽仲黄元卿小园观涨打鱼次元卿韵 》 —— [ 明 ] 邓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