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申瑶翁咏物十四首竹粉

垂丝百尺荫红桥,香蔼茏葱半未消。 眉黛拂残留淡粉,舞腰凝望隔轻绡。 章台雨过霏霏湿,隋苑霞明冉冉娇。 十里紫骝迷去影,临风谁折最长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ìn):遮蔽。
  • 红桥:红色的桥。
  • 香蔼:香气。
  • 茏葱(lóng cōng):形容草木茂盛。
  • 眉黛:古代女子用来画眉的颜料,这里比喻竹叶。
  • 轻绡(xiāo):轻薄的丝织品。
  • 章台:古代长安的一条街道,这里泛指街道。
  • 霏霏:形容细雨纷纷。
  • 隋苑:隋朝的皇家园林。
  • 冉冉:慢慢地。
  • 紫骝(liú):一种紫色的马。
  • 临风:迎风。

翻译

百尺长的竹枝垂下,遮蔽了红色的桥,香气缭绕,草木茂盛,半数还未消散。 竹叶上仿佛残留着淡淡的眉黛粉末,舞动的竹枝在轻薄的丝织品间若隐若现。 街道上雨后细雨纷纷,竹叶显得湿润,隋朝园林中霞光明亮,竹子显得娇艳。 十里之外,紫色的马儿迷恋着竹影,迎风而立,谁会折下那最长的竹枝呢?

赏析

这首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的美丽景象。通过“垂丝百尺荫红桥”和“香蔼茏葱半未消”等句,生动地展现了竹子的茂盛与香气。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如“眉黛拂残留淡粉”和“舞腰凝望隔轻绡”,赋予竹子以女性的柔美和姿态。后两句则通过景物的对比,如“章台雨过霏霏湿”与“隋苑霞明冉冉娇”,进一步增强了竹子的生动形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竹子之美的赞美和留恋。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