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素衣:白色的衣服,这里指朴素的生活。
- 变尽:完全改变。
- 岁仍除:岁月依旧流逝,指又是一年过去。
- 京洛:指洛阳,古时为京都,故称京洛。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感慨馀:余下的感慨。
- 三士:指三位有功名的人。
- 今若此:如今如此。
- 千秋词赋:指流传千古的诗词作品。
- 定何如:究竟如何。
- 于时:在当时。
- 自乏:自己缺乏。
- 纵横䇲:指策略或计谋。
- 忧国:忧虑国家。
- 难陈:难以陈述。
- 痛哭书:表达深切忧虑的信件。
- 明发:天明出发。
- 乘春:趁着春天。
- 上中岳:指登嵩山,中岳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
- 三花树:指嵩山上的树木。
- 问仙居:寻找仙人的居所。
翻译
白色的衣裳已完全改变,岁月依旧流逝,我在洛阳感受着世俗的纷扰,心中充满了感慨。三位有功名的人如今境遇如此,那流传千古的诗词作品又将如何呢?在当时,我缺乏策略和计谋,深感忧国之情,却难以陈述,无法写出表达深切忧虑的信件。天明时,我将趁着春天登上嵩山,在那些树木下寻找仙人的居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俗纷扰的感慨,以及对功名成就和文学创作的思考。诗中,“素衣变尽岁仍除”描绘了岁月的无情,而“京洛风尘感慨馀”则反映了诗人对纷扰世界的感受。后两句对功名和文学的反思,显示了诗人对现实和理想的深刻思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通过登山寻仙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