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陈直轩

燕市栖迟揽敝裘,桥门春水忆同游。 论心曾对风霜夜,往事俄惊十八秋。 谁验白虹收楚玉? 好吹赤电拂吴钩。 伤离正叹南鸿断,又见潇湘向北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市:指北京。
  • 栖迟:停留,居住。
  • 揽敝裘:穿着破旧的皮衣。
  • 桥门:指桥的两端。
  • 春水:春天的河水。
  • 论心:谈心,交流思想。
  • 风霜夜:寒冷的夜晚。
  • 俄惊:突然惊觉。
  • 十八秋:十八年。
  • 白虹:白色的虹,古代常用来比喻英雄气概。
  • 楚玉:楚国的玉,这里可能指楚国的英才。
  • 赤电:红色的电光,比喻剑光。
  • 吴钩:古代吴地产的弯刀,常用来指代兵器。
  • 南鸿:南飞的鸿雁,比喻书信或消息。
  • 潇湘:指湘江,这里泛指湖南一带的水域。

翻译

在北京停留时,我穿着破旧的皮衣,回忆起春天与你在桥门一同游玩的时光。我们曾在寒冷的夜晚深入交谈,突然惊觉那些往事已经过去了十八年。谁能证明楚国的英才已经消逝?我希望能挥动剑光,拂去吴钩上的尘埃。我正感叹南飞的大雁断了音信,却又看到湘江的水向北流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燕市”、“桥门春水”等意象,勾勒出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后句中的“白虹”、“楚玉”、“赤电”、“吴钩”等词语,展现了诗人对英雄气概和武力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或英雄逝去的哀思。结尾的“南鸿断”和“潇湘向北流”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来象征离别和时光的无情,增添了诗的哀愁氛围。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