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瀑亭

百丈飞泉挂一亭,岩栏危坐俯冥冥。 松身独表诸天白,石气寒嘘太古青。 涧草无心来鸟啄,梵潮如梦起龙腥。 元坛真宰愁何事,滃涌炉香会百灵。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丈飞泉:形容瀑布从极高处落下,水量极大。
  • 岩栏:岩石围成的栏杆。
  • 冥冥:深不可测的样子,形容瀑布下的深渊。
  • 松身独表:松树的绿色与瀑布的白色形成鲜明对比。
  • 石气寒嘘:石头散发出的冷气,暗示古老而清冷的气息。
  • 太古青:指古老的、原始的青色,可能是指石的颜色。
  • 涧草:山涧中的草。
  • 梵潮:比喻瀑布的声音像寺庙的诵经声,或指水流声宏大。
  • 龙腥:传说中的龙的气息,这里形容瀑布的水汽。
  • 元坛真宰:元坛,道教术语,指天地间的主宰;真宰,真正的主宰者。
  • 滃涌:形容烟雾或水流汹涌。
  • 炉香:香炉中的香烟。
  • 百灵:泛指众多的神灵。

翻译

高大的瀑布倾泻而下,像挂在峭壁上的一座亭子,我在危峻的岩栏边坐下,俯瞰那深不见底的深渊。松树的翠绿与瀑布的白色相映成趣,石头散发出古老的寒气,仿佛带着远古的青色。山涧里的草儿静静地生长,任凭鸟儿啄食,瀑布的声音像梦境般传来,带着一股湿润的龙息。天空的主宰似乎在沉思,烟雾缭绕的香炉中汇聚着百种灵验。

赏析

陈曾寿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瀑布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色与神秘的宗教氛围巧妙融合。诗人以“百丈飞泉”开篇,展现出瀑布的气势磅礴;“岩栏危坐”则传达出诗人静观的内心世界。松树和石气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深度和历史感。瀑布声如“梵潮”,寓意着超脱尘世的宁静,而“元坛真宰愁何事”则引人思考天地间的力量与静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陈曾寿

陈曾寿

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1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