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拼音
名句
注释
陋室:简陋的屋子。
笏满床:形容家里人做大官的多。笏,古时礼制君臣朝见时臣子拿的用以指画或记事的板子。事出《旧唐书·崔义元传》:神庆的儿子琳、珪、瑶等都做大官,每年家宴时“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后来俗传误为郭子仪事,并编有《满床笏》剧,小说中曾写到。这两句意思是说,如今的空堂陋室,就是当年高官显贵们摆着满床笏板的华屋大宅。
雕梁:雕过花的屋梁,用来指代豪华的房屋。
谤:指责、毁谤。
强梁:强横凶暴。这里是指强盗、暴徒。
择膏粱:选择富贵人家子弟为婚姻对象。膏粱,本指精美的食品。膏,肥肉;粱,美谷。引申为富贵之家。
烟花巷:妓院。烟花,旧时娼妓的代称。
纱帽:古时候的官吏所戴的帽子,这里是官职的代称。
锁枷:旧时囚系罪人的刑具。
紫蟒:紫色的蟒袍,古代贵官所穿的公服。
反认他乡是故乡:比喻把功名富贵、妻妾儿孙等等误当作人生的根本。
为他人作嫁衣裳:比喻为别人做事自己没得到好处。唐代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陋室空堂: 指简陋破败的房子,空荡无人。
- 笏: 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狭长板子,上面写有奏章或记事。
- 衰草枯杨: 形容景色凄凉,曾经繁华的地方现在一片萧瑟。
- 雕梁: 雕饰精美的屋梁。
- 蓬窗: 破旧的窗户。
- 脂正浓,粉正香: 比喻青春年华的美好。
- 两鬓成霜: 头发斑白,形容年老。
- 黄土陇头: 墓地边。
- 红灯帐底: 新婚夫妇的卧室。
- 金满箱,银满箱: 指财富丰厚。
- 乞丐人皆谤: 即使富有也会被人嫉妒诽谤。
- 归来丧: 指死亡,这里是说人生无常。
- 膏粱: 富贵人家的子弟。
- 流落在烟花巷: 指沦落风尘,成为妓女。
- 纱帽: 官员的帽子,这里象征地位。
- 锁枷杠: 指囚犯的枷锁。
- 紫蟒: 明代官员的官服,这里指富贵。
- 他乡是故乡: 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误以为他处就是归宿。
翻译
一间破败的屋子空荡荡,当年权贵们的笏板曾堆积满床。 昔日的热闹场所如今只剩下衰草枯杨。 蜘蛛网密布在雕梁上,绿色的纱窗又重新覆盖了蓬松的窗框。 曾几何时,人们还沉浸在脂粉香气中,如今却已两鬓斑白,青春不再。 昨天还在墓地送别亡者,今晚新人却在红灯下共枕鸳鸯。 金银财宝堆积如山,转眼间富人却成了众矢之的。 感叹别人命短,却不知自己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家教再严谨,也难保子孙不会走上歪路。 原本指望子女能出人头地,却没想到他们会在风月场所飘零。 只因嫌弃官职微小,结果反而身陷囹圄。 昨日还嫌破衣寒酸,今日却看不上紫袍的华丽。 世间纷扰,你方唱罢我登场,我们都成了他乡的流浪者,误以为那是家乡。 多么荒谬,到最后才发现一切努力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赏析
《好了歌》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首寓言诗,通过描绘人生的荣华富贵与最终的落寞,讽刺了世态炎凉和人生无常。诗人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揭示了富贵者的虚幻和贫贱者的悲凉,告诫世人不要沉溺于眼前的繁华,应看清人生的本质。全诗充满了讽刺和哲理,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