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郡守李公调建昌一首

锡壤观南教,宣风动古声。 旭星临国政,明电秉王成。 拔□惩强族,持苇煦赤婴。 邓攸惟饮水,汲黯不求名。 缉扰欢谣起,蠲苛美化清。 瑞凰辉见集,惠露湛其零。 近下陈公榻,常攀谢子琼。 好贤安罄折,咨理乐挥盈。 吴苑方渐泽,旴江遽改征。 德花离郡早,廉石在舟轻。 治以循良贵,劳宜秩爵旌。 兰荪留不可,长息送专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锡壤:赐予的土地。
  • 宣风:宣扬风化。
  • 旭星:比喻贤明的君主或官员。
  • 明电:比喻明快的政令。
  • 秉王成:秉承王命,完成使命。
  • 拔□:此处缺字,意指选拔人才。
  • 惩强族:惩罚强横的家族。
  • 持苇:比喻治理国家如持苇,需温和而有韧性。
  • 煦赤婴:温暖和抚养百姓。
  • 邓攸:东汉时期的名臣,以清廉著称。
  • 汲黯:西汉时期的名臣,以直言敢谏著称。
  • 缉扰:整顿纷扰。
  • 蠲苛:免除苛捐杂税。
  • 瑞凰:吉祥的凤凰。
  • 惠露:恩泽如露水般滋润。
  • 陈公榻:指陈蕃的榻,比喻待贤下士。
  • 谢子琼:指谢安,比喻贤才。
  • 安罄折:安心屈尊。
  • 咨理:咨询治理之道。
  • 挥盈:挥洒自如。
  • 吴苑:指吴地的园林,比喻治理之地。
  • 旴江:江名,此处指建昌。
  • 德花:比喻德政如花。
  • 廉石:比喻廉洁如石。
  • 循良:遵循良法。
  • 秩爵旌:按功绩授予爵位和表彰。
  • 兰荪:香草,比喻贤才。
  • 长息:长久地休息。
  • 专城:指郡守的职位。

翻译

赐予的土地上观察南方的教化,宣扬风化动摇古老的声音。 贤明的君主临政,明快的政令秉承王命完成使命。 选拔人才,惩罚强横的家族,治理国家需温和而有韧性,温暖和抚养百姓。 像邓攸一样只饮水,像汲黯一样不求名。 整顿纷扰,欢快的歌谣兴起,免除苛捐杂税,美化清廉。 吉祥的凤凰辉映聚集,恩泽如露水般滋润。 接近陈蕃的榻,常与谢安这样的贤才相伴。 安心屈尊,咨询治理之道,挥洒自如。 吴地的园林正渐渐受到恩泽,旴江的建昌却突然改变征召。 德政如花早早离开郡城,廉洁如石在舟中显得轻巧。 治理以遵循良法为贵,劳绩宜按功绩授予爵位和表彰。 香草般的贤才留不住,长久地休息送别专城的郡守。

赏析

这首作品是黄省曾送别郡守李公调任建昌的诗,通过对李公治理之地的赞美,表达了对李公德政和廉洁的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旭星”、“明电”比喻贤明的君主和明快的政令,“邓攸”、“汲黯”则是对李公清廉和直言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李公的政绩,也寄托了诗人对李公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

黄省曾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