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二首

· 蔡羽
采采中阿薇,终日不成束。 越乡无的音,日暮乱心曲。 饥乌啼我旁,忽复止渠屋。 延伫恶昼长,梦见恶夜促。 梦见犹平生,人言讵可凭。 去服一何馨,爱言藏新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采采:采了又采。
  • 中阿:山中曲处。
  • 不成束:未能捆成一束。
  • 越乡:远离家乡。
  • 的音:确切的消息。
  • 乱心曲:使内心感到混乱。
  • 饥乌:饥饿的乌鸦。
  • 止渠屋:停留在他的屋子上。
  • 延伫:长时间站立等待。
  • 恶昼长:厌恶白天太长。
  • 梦见恶夜促:梦中觉得夜晚太短。
  • 平生:平时,平常。
  • 讵可凭:怎能依靠。
  • 去服:离开时的衣服。
  • :芳香。
  • 爱言:爱语,甜言蜜语。
  • 新縢:新的绳索,此处指新的束缚。

翻译

采了又采山中曲处的薇草,却始终捆不成一束。 远离家乡,没有确切的消息,日暮时分,内心感到混乱。 饥饿的乌鸦在我旁边啼叫,忽然又停留在他的屋子上。 长时间站立等待,厌恶白天太长,梦中却觉得夜晚太短。 梦中的情景如同平常,但人们的话怎能依靠。 离开时的衣服多么芳香,甜言蜜语藏在新的束缚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采薇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采采中阿薇,终日不成束”展现了诗人劳而无获的困境,“越乡无的音,日暮乱心曲”则进一步抒发了对家乡音讯全无的忧虑和内心的纷乱。后文通过饥乌、昼夜的对比等意象,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现实的无力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蔡羽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九逵,以居洞庭西山,称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乡试十四次皆落第,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有《林屋集》、《南馆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