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临安净土登耸翠楼钱唐王子出家之所

· 邓林
祇陀园里布黄金,王子因生向善心。 酷爱好山联十锦,故依净土结双林。 洞门云出有闲态,花径鸟啼无俗音。 耸翠楼高宜览胜,题诗为记一登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祇陀园:佛教传说中的圣地,比喻极乐世界。
  • 布黄金:比喻极乐世界中铺满黄金的地面。
  • 王子:指钱唐王子,即出家的王子。
  • 十锦:比喻众多美好的事物。
  • 净土:佛教中指清净无垢的世界,即极乐世界。
  • 双林:佛教中指释迦牟尼佛涅槃的地方,此处比喻修行之地。
  • 洞门:指山洞的入口。
  • 花径:花间的小路。
  • 鸟啼:鸟儿的叫声。
  • 无俗音:没有世俗的杂音,指环境清幽。
  • 耸翠楼:高耸的楼阁,翠色指楼阁周围的自然景色。
  • 览胜:观赏美景。
  • 题诗:写诗。
  • 登临:登上高处,此处指登上耸翠楼。

翻译

在祇陀园里,黄金铺地,王子因心生善念而出家。他深爱着那连绵的十座好山,因此选择在净土中结庐修行。山洞门口云雾缭绕,显得悠闲自在,花间小路上鸟儿啼鸣,声音清雅脱俗。高耸的翠色楼阁非常适合观赏美景,我题诗以记这次登楼的经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王子出家修行的清净环境,通过“祇陀园”、“布黄金”等意象展现了佛教圣地的庄严与富丽。诗中“好山联十锦”、“净土结双林”表达了王子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修行生活的选择。后两句则通过“洞门云出”、“花径鸟啼”等细腻的描绘,传达出环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诗人登上耸翠楼,以题诗的方式记录了这次登临的感受,体现了对美景的赞美和对修行的向往。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