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舟行十首

· 郑潜
千尺苍崖裂,银河一派流。 初疑庐阜晓,还忆石门秋。 练带何由泻,珠帘不可钩。 海风江月咏,应继谪仙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庐阜:指庐山。
  • 石门: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风景名胜。
  • 练带:比喻瀑布如练带般垂挂。
  • 珠帘:比喻瀑布如珠帘般垂挂。
  • 谪仙:指唐代诗人李白,因其诗才被比作仙人,又因政治失意而被贬谪,故称谪仙。

翻译

千尺高的苍崖裂开,仿佛银河从中一派流淌。 起初怀疑这是庐山清晨的景象,又回忆起石门秋天的风光。 瀑布如练带般垂挂,却难以倾泻,又如珠帘般垂挂,却无法钩起。 面对海风江月,我咏叹着,应当继承谪仙李白的游历精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象,通过比喻和想象,将瀑布比作银河、练带和珠帘,形象生动。诗中“庐阜晓”与“石门秋”的对比,展现了不同时间、地点的风景之美。结尾提到“谪仙游”,表达了对李白游历精神的向往和继承,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