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七夕一首

淅沥江楼雨,冥荧旅榻灯。 乡心生白发,秋气逼青绫。 楚酒淹浮蚁,吴歌忆采菱。 捣砧闻帝国,佳夕寝还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淅沥:[xī lì] 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 冥荧:昏暗的灯光。
  • 乡心:思乡之情。
  • 青绫:青色的细绢,常用来比喻华美的衣物或被褥。
  • 楚酒:楚地的酒。
  • 浮蚁:酒面上的泡沫,比喻酒。
  • 采菱:采摘菱角,这里指采菱时唱的歌。
  • 捣砧:捣衣石,这里指捣衣声,古代妇女捣衣多在秋天,故常用来象征秋思。
  • 佳夕:美好的夜晚。
  • 寝还兴:睡去又醒来,形容思绪不宁。

翻译

江楼上雨声淅沥,旅舍中灯光昏暗。 思乡之情催生白发,秋天的气息逼近华美的被褥。 沉醉于楚地的酒,回忆起吴歌中的采菱。 听到帝国中传来的捣衣声,美好的夜晚里,我睡去又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金陵(今南京)度过七夕之夜的旅人思乡之情。诗中通过“淅沥”的雨声和“冥荧”的灯光,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诗人用“乡心生白发”直抒胸臆,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秋天的气息和楚酒、吴歌的回忆,更增添了诗中的乡愁色彩。结尾的“捣砧”声和“寝还兴”则巧妙地以声音和动作,传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黄省曾的高超艺术表现力。

黄省曾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