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屏不偶

· 邓林
兰佩荷裳竹箨冠,清癯无奈朔风寒。 饭堂钟罢来何晚,雪夜舟回兴已阑。 俗状尘容劳意马,天光云影动情澜。 石头有路终须到,共听吾师说六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佩荷裳:用兰草和荷花制成的服饰,比喻高洁。
  • 竹箨冠:用竹皮制成的帽子,古代隐士常戴。
  • 清癯:形容人瘦弱,面容清瘦。
  • 朔风:北风。
  • 饭堂钟罢:指饭堂的钟声已经停止,意味着错过了用餐时间。
  • 雪夜舟回:在雪夜中乘船返回。
  • 兴已阑:兴致已经消退。
  • 俗状尘容:指世俗的样子和尘世的容貌。
  • 劳意马:比喻心神不定,思绪纷乱。
  • 天光云影:天空的光线和云的影子,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色的美丽。
  • 动情澜:引起情感的波动。
  • 石头有路:比喻无论多么艰难,总有办法到达目的地。
  • 六观:佛教用语,指观察事物的六种方式。

翻译

我身着兰草佩饰、荷花衣裳,头戴竹皮冠,尽管清瘦,却无奈北风的寒冷。错过了饭堂的钟声,来得太晚,雪夜中乘船返回,兴致已经消退。世俗的模样和尘世的容貌让我的心神不定,天空的光线和云的影子却触动了我的情感。无论多么艰难,总有路可以到达目的地,我将与大师共同聆听关于六观的教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清高隐士的形象,通过“兰佩荷裳竹箨冠”等服饰描写,展现了其超脱世俗的气质。诗中“饭堂钟罢”与“雪夜舟回”反映了隐士生活的艰辛与孤独,而“天光云影动情澜”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与情感的波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向往,希望通过学习“六观”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启迪。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