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题王仲肃书方画壁

· 郑潜
野石层层立翠螺,幽篁苍树晚烟多。 梦回浑作江南看,满壁秋声落涧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和别人的诗,并按照其韵脚作诗。
  • 王仲肃: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代文人。
  • 翠螺:形容山石的颜色和形状,像翠绿的螺壳。
  • 幽篁:幽深的竹林。
  • 苍树:老树,指树龄较大或树皮苍老的树木。
  • 晚烟:傍晚时分的炊烟或雾气。
  • 梦回:梦醒后。
  • 浑作:完全当作。
  • 江南: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以其风景秀丽著称。
  • 满壁:整面墙壁。
  • 秋声:秋天的声音,如落叶声、风声等。
  • 涧阿:山涧的弯曲处。

翻译

山野间的石头层层叠叠,宛如翠绿的螺壳,幽深的竹林和苍老的树木间,傍晚的烟雾缭绕。梦醒后,我完全将其当作江南的景色来欣赏,整面墙壁上仿佛传来了秋天的声音,落在了山涧的弯曲处。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山野的静谧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诗中“翠螺”、“幽篁”、“苍树”等意象生动描绘了山间的自然风貌,而“晚烟多”则增添了一抹朦胧美。后两句通过“梦回浑作江南看”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景的向往,而“满壁秋声落涧阿”则巧妙地将听觉与视觉结合,营造出一种深秋的萧瑟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听到秋天的声音,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