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朱子中太守见寄

· 郑潜
万壑千岩路欲迷,云中仙馆昼闻鸡。 不嫌小室名匏寄,更拟危巢伴鹤栖。 磻石会当来币聘,柴扉难可著轮蹄。 自怜贫病身无补,乞与残年寿菊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脚作诗。
  • 太守: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代的市长或州长。
  • 匏寄:匏瓜中的寄居,比喻简朴的生活。
  • 磻石:传说中姜太公钓鱼时所用的石头,比喻等待时机。
  • 币聘:用财物聘请,指受到重用。
  •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门,形容简陋的居所。
  • 轮蹄:车轮和马蹄,泛指车马。

翻译

在万壑千岩中,道路似乎迷失了方向,云中的仙馆里,白昼也能听到鸡鸣。 不介意简朴的生活,名为匏寄的小室,更愿意在高巢中与鹤为伴。 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像姜太公那样,被重用而来到磻石旁,但简陋的柴扉难以接待车马。 我自怜贫病,对世无补,只希望能与残年的菊花一样长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泊态度。诗中“万壑千岩路欲迷”描绘了深邃的自然景观,而“云中仙馆昼闻鸡”则增添了一丝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不慕荣华,宁愿“匏寄”小室,与鹤为伴,体现了其高洁的情操。末句“乞与残年寿菊齐”则流露出对平淡生活和长寿的渴望,反映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