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居中御史题

· 郑潜
谏垣崇柏府,察院表松厅。 执法昭乾象,郎官应列星。 九重资耳目,四海捷风霆。 清浊由泾渭,聪明在视听。 按巡遵旧典,咨访靡常经。 出使临分署,如松揭广庭。 应储梁栋具,俨对雪霜形。 挺特标孤峙,芳华德比馨。 云烟春霭霭,风雨昼冥冥。 贞白梅同洁,敷荣竹并青。 岁寒知节操,品汇仰仪刑。 大厦须扶植,颠崖赖底宁。 何惭蜀庙柏,曾阅舜阶蓂。 缥缈闻天籁,蜿蜒隐地灵。 气盘龙起蛰,风度鹤梳翎。 藓晕衣新绣,膏明刃发硎。 居然立霄汉,飒尔击沧溟。 杜甫遗诗本,毕宏开画屏。 才疏叨茂选,亲老觊脩龄。 济济山东士,萧萧历下亭。 观风惟黾勉,顾影独伶俜。 兴已辜泉石,行当戒井陉。 歌谣采田野,声迹达朝廷。 漫续斯堂记,期看不朽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柏府(bǎi fǔ):古代官署名,指御史台。 松厅(sōng tīng):古代官署名,指察院。 九重(jiǔ chóng):指皇宫,也泛指高层。 泾渭(jīng wèi):泾水和渭水,比喻清浊、是非。 仪刑(yí xíng):榜样,模范。 颠崖(diān yá):高峻的山崖。 蓂(míng):古代传说中的瑞草。 蜿蜒(wān yán):曲折延伸的样子。 蛰(zhé):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硎(xíng):磨刀石。 飒尔(sà ěr):形容风声。 沧溟(cāng míng):大海。

翻译

御史台庄严如柏府,察院肃穆似松厅。 执法如天象昭明,郎官应如星辰列。 皇宫深邃资耳目,四海迅捷如风霆。 清浊分明如泾渭,聪明在于视听明。 巡视遵循旧典章,咨访无定常经行。 出使分署如松立,广庭之中显威严。 应储栋梁之才具,雪霜之中显德形。 孤峙挺特标高洁,芳华之德比馨香。 云烟春霭霭如画,风雨昼冥冥似诗。 梅竹同洁贞白心,敷荣并青显生机。 岁寒知节操坚定,品汇仰仪刑榜样。 大厦须扶植稳固,颠崖赖底宁安康。 何惭蜀庙之柏树,曾阅舜阶之蓂草。 缥缈闻天籁之音,蜿蜒隐地灵之气。 气盘龙起蛰伏处,风度鹤梳翎羽间。 藓晕衣新绣华美,膏明刃发硎锋利。 居然立霄汉之巅,飒尔击沧溟之波。 杜甫遗诗本传世,毕宏开画屏展才。 才疏叨茂选之荣,亲老觊脩龄之福。 济济山东士子集,萧萧历下亭中聚。 观风惟黾勉自励,顾影独伶俜自省。 兴已辜泉石之乐,行当戒井陉之险。 歌谣采田野之声,声迹达朝廷之听。 漫续斯堂记往事,期看不朽铭功名。

赏析

这首作品以御史台和察院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官员的威严与职责。诗中“柏府”、“松厅”等词语,既体现了官署的庄重,又暗含了官员的品格。通过对“九重”、“四海”的描绘,强调了官员的耳目作用和迅捷行动力。后文以自然景象比喻官员的品德和行为,如“梅竹同洁”、“岁寒知节操”,表达了对其高洁品格和坚定节操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官员的形象,又传达了对清廉、忠诚、勤勉等美德的推崇。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197篇诗文

郑潜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