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宝昙应禅师游峨嵋回金陵

· 管讷
峨嵋峰顶绝崚嶒,不离尘凡不易登。 太古雪消丹壑里,普光天在白云层。 神钟日报斋堂饭,圣火宵明佛殿灯。 六载下山非苦行,怕人云是再来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宝昙应禅师:禅宗高僧,名宝昙,字应,禅师是对佛教僧人的尊称。
  • 峨嵋:即峨眉山,位于四川省,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 绝崚嶒(jué líng céng):形容山峰险峻,高耸入云。
  • 尘凡:尘世,人间。
  • 丹壑:红色的山谷,形容山色美丽。
  • 普光天:佛教中指佛光普照的天界。
  • 斋堂饭:僧人用餐的地方称为斋堂,斋堂饭即僧人吃的饭。
  • 圣火:指佛殿中的灯火,象征佛法的光明。
  • 再来僧:指再次出家的僧人。

翻译

峨眉山顶峰高耸入云,虽在尘世却难以攀登。 太古的雪在红山谷中融化,佛光普照的天界在白云之上。 神钟报时,斋堂里僧人用餐,圣火在夜晚照亮佛殿的灯。 六年下山并非苦行,只怕人们说我是再次出家的僧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峨眉山的壮丽景色和禅师游历的情景,通过“绝崚嶒”、“丹壑”、“普光天”等词语,展现了山的高远和佛光的神圣。诗中“神钟日报斋堂饭,圣火宵明佛殿灯”描绘了僧侣日常生活的宁静与庄严。结尾“六载下山非苦行,怕人云是再来僧”则透露出禅师对世俗看法的淡然和对修行生活的坚守。

管讷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时敏。少即能诗。洪武中征拜楚王府纪善,迁左长史,事王二十余年,以忠谨闻。年七十余致仕,楚王请留居武昌,禄养终身。有《蚓窍集》。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