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检讨陈嗣初还姑苏

· 杨荣
雨过晚色净,退直下西清。 凉飔起木末,飒飒来秋声。 故人过我别,明发有远行。 抚景慕良觌,睽离郁中情。 握手子不留,尊酒聊为倾。 意厚未忍辞,酒尽还独醒。 长歌写衷曲,为子叙平生。 忆昔未荆识,林居养幽贞。 每於士论中,往往闻蜚英。 以兹用推毂,夺尔鸥鹭盟。 尚希擅制作,庸以赞治平。 欣然解萝薜,遂赴求贤徵。 峨章谒明主,秉笔登蓬瀛。 端操景先哲,邃学传前经。 予亦得益友,晨夕资讨评。 会晤益云密,讵意疾所婴。 浩然有归志,上疏思遗荣。 汉庭多宠渥,不能留长卿。 达士贵知止,岂必功业成。 守道苟不惑,足以传其名。 理棹向吴会,驱车出都城。 江云引归兴,朔雁随行旌。 故园指日到,亲旧欣相迎。 于于遂初愿,漠漠无外营。 金石宜善摄,琴书益研精。 乡党得师范,后学式仪刑。 永矣保令闻,当与前贤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退直:下班,离开工作岗位。
  • 凉飔(sī):凉风。
  • 睽离:分离,离别。
  • 推毂:推荐,提拔。
  • 鸥鹭盟:指隐居的志向。
  • 萝薜:指隐士的服装。
  • 求贤徵:征召贤才。
  • 蓬瀛:指朝廷。
  • 端操:端正的行为。
  • 邃学:深奥的学问。
  • 资讨评:提供讨论和评价。
  • :遭受。
  • 宠渥:优厚的待遇。
  • 知止:知道适可而止。
  • 理棹:整理船只,准备航行。
  • 于于:悠然自得的样子。
  • 外营:外界的干扰。
  • :保养。
  • 师范:学习的榜样。
  • 仪刑:模范,榜样。
  • 令闻:美好的名声。

翻译

雨后的夜晚,空气清新,我下班离开了西清。凉风从树梢吹来,带来了秋天的声音。老朋友来和我告别,明天就要远行。我抚摸着这美丽的景色,怀念着我们的美好相聚,离别的情感郁结在心中。我们握手告别,你却不留,我只好独自饮酒。酒意浓厚,我不忍心拒绝,但酒喝完了,我还是独自清醒。我长歌一曲,表达我的衷肠,为你叙述我的生活。

记得我们初次相识之前,你隐居在林中,培养着幽静和贞洁。我常常在人们的议论中听到你的英名。因此我推荐你,让你放弃了隐居的志向。我希望你能擅长写作,以此来辅助国家的治理。你欣然脱下隐士的服装,接受了征召贤才的邀请。你穿着华丽的衣服拜见了明主,被提拔到了朝廷。你的行为端正,学问深奥,传承了前人的经典。我也因此得到了益友,我们晨夕讨论评价。我们的会面越来越频繁,没想到你却遭受了疾病。你决定回家,上疏请求退休。汉庭虽然给了你优厚的待遇,但不能留住你。明智的人知道适可而止,不必等到功业完成。只要坚守道义不迷惑,就足以传名后世。

你整理船只,准备前往吴会,驾车离开了都城。江上的云彩引导着你的归兴,北方的雁群伴随着你的行旌。故乡指日可待,亲友欣然相迎。你悠然自得地实现了初愿,不受外界干扰。你要好好保养金石,更加精研琴书。乡里的人们得到了学习的榜样,后辈们以你为模范。你将永远保持美好的名声,与前贤并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朋友间的深情厚意和离别之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赞赏和不舍。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景象和人物行为的描写,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对朋友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传统美德的传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