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京:指京城,这里特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 董子:指董仲舒,西汉时期的著名儒学家。
- 玄笔:指深奥的文笔,这里可能指扬雄的文笔。
- 扬生:指扬雄,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
- 麒麟志:比喻高远的志向。
- 鹦鹉名:比喻只会模仿他人,缺乏独立见解的名声。
- 沉珠:比喻被埋没的才华或人才。
- 周祯:周朝的吉祥之兆,这里指希望自己的才华能被发现,为国家带来好运。
翻译
四十岁时守着山中的岁月,三千里的路程来到这紫色的京城。 希望像董仲舒那样被绿帷所接纳,效仿扬雄的深奥文笔。 自叹拥有如麒麟般高远的志向,却被人传颂为只会模仿的鹦鹉之名。 如果我的才华能够被发现,我愿成为国家的吉祥之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黄省曾对自己才华未被赏识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四十抱山龄”描绘了诗人长期隐居山中的生活,而“三千入紫京”则展现了诗人为了追求梦想,不辞辛劳来到京城的决心。诗人的志向高远,如“麒麟志”,但现实却是被人误解为“鹦鹉名”,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无奈和自嘲。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被发现,为国家带来好运,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黄省曾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
黄省曾的其他作品
- 《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 》 —— [ 明 ] 黄省曾
- 《 裒次何仲默集有感一首 》 —— [ 明 ] 黄省曾
- 《 中秋日集顾子桐阴馆一首 》 —— [ 明 ] 黄省曾
- 《 送孙山人归苕溪草堂一首 》 —— [ 明 ] 黄省曾
- 《 癸巳三月十六日终南道士李君过论仙旨甲午此日范山人以服食书至一首 》 —— [ 明 ] 黄省曾
- 《 江南曲三十首其二 》 —— [ 明 ] 黄省曾
- 《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三十三 庄周 》 —— [ 明 ] 黄省曾
- 《 送蔡行人子木使楚藩四首 》 —— [ 明 ] 黄省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