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回峰寺诗

山势欲压海,禅扃向此开。 鱼龙腥不到,日月影先来。 树色秋擎出,钟声浪答回。 何期乘吏役,暂此拂尘埃。
拼音

所属合集

#普陀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禅扃(chán jiōng):佛寺的门户。 何期:岂料,表示没有想到。

翻译

那山势仿佛要压倒大海,这座寺院的门向着此地敞开。 鱼龙的腥味不能到达这里,日月的光影却率先照来。 树木的颜色在秋天里高高擎出,钟声在浪涛声中回应。 没料到因办差的公事,能暂时到此地拂去尘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回峰寺的独特景色和宁静氛围。首联通过描写山势和寺院的位置,展现出其雄伟与庄严。颔联进一步强调寺院的清幽,鱼龙腥味不至,而日月光影先临,凸显出其超凡脱俗的特质。颈联中“树色秋擎出”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树木的色彩鲜明,“钟声浪答回”则以声衬静,表现出寺院的宁静。尾联表达了诗人因公事到此,却能暂时摆脱尘世纷扰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将自然景色与寺院的氛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