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书知二弟附陈师道舟上汴

儿童闻太丘,邂逅两心投。 与汝今为伴,知吾不复忧。 园桃已解萼,沙水欲惊舟。 一见南飞雁,江边肯更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丘:古代地名,指陈州(今河南淮阳),这里借指友人陈师道。
  • 邂逅:偶然相遇。
  • :契合,投缘。
  • :同伴,这里指弟弟。
  • 解萼:花朵开始开放,比喻弟弟成长。
  • 沙水:形容江边或河边的沙地和流水。
  • 惊舟:使船摇晃,可能是指雁群飞过时引起的波浪。
  • 南飞雁:秋天迁徙的大雁,古人常以雁寓示离别和思乡之情。

翻译

得知你的信,知道二弟已经随陈师道的船去了汴京。 孩子们听到你,就像我和你一样,心灵相通,情投意合。 现在你成为我的伴侣,我知道自己再也不会感到孤单忧虑。 园中的桃花已经绽放,河边的沙水似乎也在期待着你们的来临。 看见南飞的大雁,我想它们恐怕不会在江边久留,你要快点到达目的地吧。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他的弟弟的,表达了他对弟弟成行的关心和期待。诗人通过描绘儿童们对陈师道的欢迎,暗示弟弟的到来如同春风一般温暖人心。"解萼"一词寓言弟弟的成长和希望,"沙水欲惊舟"则以自然景物烘托出兄弟重逢的喜悦。最后,诗人以雁南飞象征弟弟的旅程,希望他能顺利到达,表达了对弟弟的牵挂和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